2025-04-19来源: 艺术中国 |
无·相·生——“器道泥心”袁恒艺术展现场 4月12日,廿一美术馆迎来2025年度展览:无·相·生——“器道泥心”袁恒艺术展。这场先锋艺术展由廿一文化携手跨界艺术家袁恒共同打造,以震撼人心的实践艺术为核心,在锡纸构筑的虚实之境中,在筑与毁、聚与散的循环往复中,演绎一场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与交融。 开幕式上,上海廿一文化执行董事朱樱美女士表示:本次展览源于一个念头——春季在廿一激发一种蓬勃的生发之力。一念起,无相生。各方因缘汇聚,一切自然圆满。这既是艺术家袁恒的个人艺术展,也是廿一、你、我以及现场所有参与者共同浇灌的艺术结晶。在这里,人人都是主角! 上海廿一文化执行董事朱樱美女士 本次策展人、中外艺术交流平台“艺来艺往”创始人何飞先生引领观者深度观展。他指出,本次实践艺术展以“无·相·生”为主题,蕴含对“无有之中,万物实有。有无之间,万物归无”的深度思考,与艺术家在情感、学术层面关联紧密。袁恒在现场的实践艺术、装置作品,均带有“在地性”,依据现场空间进行独特创作,此次借由廿一文化空间的东方场域,展现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充满张力的对话关系。 策展人何飞先生现场导览 早在展览开幕前几天,艺术家袁恒便以一根泥柱和蓝色圆形地毯构建起阴阳合一的氛围,然后用红黑色的绳子将硕大的根器牢牢捆扎住,形成对抗、挣扎、解放的场域感受。 开幕现场,艺术家解下捆绑在泥柱上的绳子,“解下绳子”意味着解放思想,让个体和群体都能呈现一种生命的本来面貌。在袁恒的理念里,艺术的创作,核心不在于器,亦非材料本身,而是人,是人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艺术不是为了表达,艺术的创作过程就是生活本身。诚如他所阐释的:“我偏好将其打造至一种模糊状态,把界定使用方式的权力,交予实际使用它的人。” 艺术家“解下绳子” 整个展览期间,艺术家袁恒将全程止语,以静默完成对当代艺术范式的祛魅。在静默力量的感染下,观者也被引入独特的艺术感知维度,逐渐拨开当代艺术纷繁复杂的表象,探得艺术创作回归本源的路径。 艺术家展览期间全程止语 本次展览突破性地构建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场域——物境、情境、意境三者紧密相连,有机融合,彼此呼应。 物境的解构重组,为情境的共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展厅内,锡纸包裹所有墙面,构建出虚实交错的物境。锡纸与自然陶土、东方场域亦形成天然反差,这一设计绝非简单的装饰之举,而是一场对原有艺术认知的大胆挑战——借用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现代文明产物,打破观者对材料和创作的固有认知界限,让传统陶土在工业材料的映衬下迸发新生。 置身于银白色褶皱锡纸包裹的万千倒影之中,“存在”并非一成不变,反倒似万千流动的思绪,处于动态的变化中。这也契合了《论语》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传达的对时间与变化的深刻洞察,让东方智慧在当代艺术中有了更具象化的呈现。 银白色褶皱锡纸与自然陶土形成天然反差 情境中观者的参与,进一步丰富了意境所传达的文明内涵。展厅内,硕大泥柱牢牢占据空间的主位,经由艺术家与观者不断重复的塑形、毁坏的静默行为,撕掉了当代艺术惯用的概念标签。观者的身份悄然发生转变,从单纯的旁观者成为与艺术共生、与场域共在的创作者,以直接的实践艺术行为,完成各自在这场艺术实修之旅中独一无二的“生命印记”!这个过程也诠释了“共生、共建”的命题,与廿一文化所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让艺术真正回归大众,成为生活的一部 观者从旁观者成为共创者 意境所引发的内心共振,为整个艺术场域注入了向内探索的深度。“艺术不仅是创造,更是触摸文明胚胎的心跳。”现场展出了艺术家袁恒三千余件作品中的数十件雕塑珍品,宛如投入心湖的巨石,在观者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引发强烈共鸣。当观者近观这些雕塑作品时,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被反复解构,化作创作的母题,而这一过程,既是对古老文化基因的当代激活,也是一场深度的自我反思与文化溯源。 袁恒艺术作品《惑》 作为本次展览学术主持,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讲师张嘉荣先生在解读艺术家的创作理念时说道:每个人的生命轨迹与观念皆独具特色,艺术家更是如此。袁恒持续探索材料与自然之间的关联,他的创作进程,每一步看似简单重复,实则都是独一无二的行为艺术,是生命的绽放。无论是雕塑还是器物,都是艺术家塑造新我的过程,是完整生命状态的体现。 张嘉荣先生以《陶》这件雕塑作品为例进一步阐释:这件作品围绕树和自然展开,是一尊女性身体的模样,展现自然与人类亲密无间的母子关系。自然如同无私的母亲,源源不断地给予人类滋养。艺术家的作品,始终围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天人合一”的状态。 张嘉荣博士解读艺术家的创作理念 袁恒雕塑作品《陶》 21世纪以来,人类文明从冲突对立迈向和谐共生,每个人都置身于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深度交融,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关键力量。我们也将见证传统文化焕发出的崭新活力,重新回溯中国人所秉持的“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的东方智慧,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个体与世界的关系。 廿一文化深耕中国传统文化当代表达十三载,今年春季,这座文化空间以颠覆性的实践艺术展回应着时代的叩问:当人工智能重构创作边界,世人是否需要从《考工记》中寻找“天有时,地有气”的造物智慧?如何找到一条生命归元的创作之路? 未来几天,这场以“生命觉醒”为内核的实践艺术展还将持续发酵,我们邀您步入其中,化身参与者,在艺术共创中洞察生命存在的终极价值,完成生命内在的觉察与升华。 展览现场 袁恒 袁恒 跨界艺术家 毕业于西安美院雕塑系 廿一文化自2012年创立以来,始终以传承中国文化为己任,致力于成为“21世纪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守护者与传播者”。历经十三载深耕细作,通过举办各类形式多样、主题各异的文化活动、展览等,搭建起一个感受东方文化魅力的平台,已在中国文化领域树立起独树一帜的品牌地位。“廿一文化”不只是品牌名,更象征文化使命。我们努力搭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当代人与古老鲜活的中国文化对话,助力中国文化在当代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持续为民族精神注入动力,让东方智慧绽放现代光芒。 无·相·生——“器道泥心”袁恒艺术展 |展期| 4月12日—4月20日 |闭幕式| 闭幕式:4月20日14:00 |主办| 上海廿一文化 |地点| 上海浦东新区长柳路58号21楼廿一美术馆 责任编辑:王洁 |